日前,农业农村部、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《关于通报表扬2022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的通知》,对全国94个措施有力、成效突出、群众满意的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予以通报表扬,我市阜城县榜上有名。
去年以来,阜城县坚持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,以全面提升村容村貌为抓手,以群众关心的厕所改造、美丽乡村建设、村庄“五化”等工作为切入点,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,最大程度增强群众的幸福感、获得感。
全党动员、全民参与,不断掀起村庄清洁行动高潮。该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、县长任副组长,县委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、县人大、县政协、相关县直部门以及各乡镇主要负责同志共同参与的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”,各乡镇也成立了由乡镇干部、村“两委”干部、群众代表等组成的专门组织,形成了县乡村协同用力抓村庄环境的良好氛围。县四套班子党员干部带头包乡镇、分包整治任务大的村,不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,同时,把对村庄环境的检查贯穿于工业项目拉练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观摩等工作中,并对这项工作常抓不懈。
全域覆盖、无死角整治,促进村容村貌彻底改观。该县坚持统筹抓好厕所革命、农村环境卫生清理、残垣断壁治理、村内“飞线”整治、污水治理、黑臭水体整治、美丽乡村建设等,把影响农村环境的方方面面进行细化、量化,每项工作都确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,明确工作目标和推进措施。去年,全县共完成厕所改造3100户,清理残垣断壁1600余处,建设“三园”1520处,整治“飞线”1.2万米,整治坑塘900余处,所有黑臭水体实现了动态清零,共完成省级美丽乡村建设50个村。县政府专门投资2000万元,对重点村进行重点打造,推动村庄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。针对影响村容村貌最严重的柴草、秸秆、瓜蔓乱堆乱放问题,该县积极争取上级资金2000万元,谋划实施了人居环境整治项目,对农村垃圾和农业废弃物进行收集、转运、处理。项目建成后,农业废弃物收集率可达90%以上,处理率可达80%以上,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中。
完善机制、长效管护,推进村庄面貌长期保持。近年来,该县结合实际,建立厕所长效管护机制,厕所粪污实现了“云平台监控、零费用清掏、封闭式转运、无害化处理、资源化利用”;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,完善农村垃圾清理体制机制,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。此外,该县还建立完善了河湖长制度、护林员制度、护路员制度、村庄基础设施管护制度,把对环境卫生的长效保持纳入村规民约,各乡镇把退休干部、老党员、五保户等组织起来,兼做卫生保洁员、护路员、护林员、厕所粪污清掏员,努力使舒适的村庄环境长期为群众服务。
强化督导、纳入考核,实现对村庄环境管理的常态化。县委、县政府组织两办督查室、县人居办以及相关部门成立联合督查组,通过明察暗访的形式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,每年的上半年和年终岁尾,开展环境卫生专项观摩拉练。同时,制定出台《阜城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考核办法》和《阜城县村庄清洁行动实施方案》,通过检查、评比、考核,奖优罚劣,进一步调动干部群众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的积极性。
今年,该县将以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(2021—2025年)》为指引,聚焦家美、院美、村美、风尚美、心里美“五美”共建的主题,与爱国卫生运动、美丽宜居村庄创建示范等相结合,拓展深化行动内涵,美化提升村容村貌,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,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(记者李雅洁)